醫藥投資策略交流——危中尋機,下一個五年投資主線
???????主講人及介紹:張其立 清華大學碩士,廣發證券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,連續多年當選新財富最佳分析師。
???????
???????
二、新常態下的四條投資主線
???????1.創新化
???????(1)制藥工業創新化
???????
② 市場及企業條件: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,行業PE/VC活躍,藥企研發實力不斷提升,外資藥企海歸回國,中小創新型企業涌現。
(2)器械創新化實現進口替代
???????醫療器械準入門檻低于藥品,除了第三類醫療器械外,其余醫療器械只需地方食藥監部門批準即可,因此器械單品很難做到藥品那么大,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市值很難超過200-300億美元。然而,一些具備創新力和實現進口替代的醫療器械企業值得關注。
???????① 通過創新以實現進口替代;
???????② 通過創新以走出國門;
???????③ 其他具有創新型產品。
???????(3)生物技術創新化
???????① 細胞免疫治療:是最具前景和最看好的領域,被認為是現在科技中唯一有可能徹底清除癌細胞的方法.。
???????② 干細胞治療:該領域不如細胞免疫產業化容易。
???????③ 基因測序: 測定基因序列,預測疾病患病率。
2.國際化
歐美國家醫保壓力較大,為我國制劑出口帶來想象空間。
① 海外認證強,制劑出口到歐美。
② 通過FDA、歐盟認證,將成為新一輪招標的直接受益者。
3.服務化
① 診療服務需求旺盛,分級診療勢在必行;
② 傳統體外診斷試劑(IVD)企業轉型醫學實驗室綜合服務商,“儀器+試劑”轉化為“儀器+試劑+渠道+服務”的“大檢驗”模式;
③ 放療設備生產企業轉型放療服務供應商;設備租賃、管理服務;
④ 醫??刭M需求催生PBM、GPO等新模式,醫藥流通企業具有專業化優勢有“屌絲”變成“高富帥”。
4.資源性和其他政策友好行業
① 中藥飲片1500億市場規模,20%的增長率。從需求端講,沒有取消15%藥品加成,不包括在30%的藥占比目標內,醫生有動力使用。從供給端講,龍頭企業掌控地道藥材資源形成核心競爭力,不少中小企業在新版GMP認證中出局。
② 血制品行業長期供不應求,供給端國家不會再批準新企業,新開漿站也比較困難。價格放開后,盡管國家還在監管,但事實上部分品種已漲價10%,血制品終將價值回歸。
③ 婦科、兒科用藥直接掛網采購,不需招標。
三、風險提示
1.藥品降價幅度高于預期;
2.各省藥品招標政策嚴于預期;
3.藥品評審政策趨嚴;
4.基層醫療機構回款周期長于預期。